
人物簡介
姓名:李柏村
入職時間:2019年7月
所在單位:成本管理中心
當前崗位:項目商務專員
李柏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就是在永和集團,他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前經營管理中心開展工作,時間一晃也差不多有三年的時間了。同事談及他,都認為他是一個活潑、外向、新潮的年輕小伙,但與他一同工作過就知道,他工作中的認真沉穩,與他拽酷的外表形成很大的反差。


- 1 -
李柏村在實習期間,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——出差北京負責辦事處的裝修裝飾工程。由于人手短缺,這項工作只能由他只身前往跟進,雖然社會經驗并不多、對北京也人生地不熟,但面對這項任務他絲毫不畏懼,他對自己很有信心,一定能不負囑托完成好任務!
在這過程中,他遇到了不少困難。裝修現場免不了會產生施工噪音,而因此引發了投訴事件,為了平息鄰里矛盾,他在施工師傅和鄰居兩方之間做了許多溝通工作。由于不熟悉當地的家具市場,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辦公家具,他跑了很多地方,才把家具買好。而到了運輸階段,因為北京有嚴格的規定,在早上6點到晚上11點拖車不得在市區里通行,所有辦公家具等大件物品的運送、卸貨只能在凌晨進行,第二天他還要如常地跟進裝修進度……
過程雖偶有曲折,但李柏村都一一解決好,最后不負所托,完成了任務。

左為李柏村
- 2 -
在出差任務結束后,李柏村返回工作崗位,繼續投入到投標和市場服務的工作中。有一天在與客戶對接項目的時候,他發現自己雖然能與客戶很好地交談,但涉及到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環節,如工序、流程、工藝、成本等,由于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,無法支撐他與客戶更深入的交流。
這時他想起來父親對他說過的話:一座高樓的建立離不開穩固的地基,從事管理工作必須從基層開始學習、積累,才能發掘組織管理的重難點。再結合他當前所存在的問題,他恍然大悟,心里逐漸萌芽一個大膽的想法,要到工程建設最基層的地方——項目部上鍛煉自己。
就這樣,他申請調崗到項目上,任職商務專員,負責建立合同、材料等臺賬,辦理月度對甲進度款,編制審核乙方進度款,以及對接好與項目上各班組、供應商的商務工作等。回想剛到項目部那段時間,他形容自己腦子滿是“問號”,新崗位上的業務知識與他先前的工作經驗銜接不上,他當時就像一張白紙一樣,一切都要從零學起。


那段時間,他每個月的電話費都要支出兩三百元,因為他實在有太多不懂的問題了,而如何從“不懂”變“懂”,他想出了一個妙計,就是不斷向那些經驗老到的同事請教,所以他經常打電話去找成本主管、生產經理、項目經理請他們解惑。另一方面,他通過多觀察商務經理在工地現場的工作方式、溝通內容,去了解商務工作的著重點和注意點。很快,他腦子里的“問號”變成了“感嘆號”,是那種終于學會、上手的喜悅感。
時間沒過多久,李柏村又遇到了難題,他的上級商務經理離職了,而且這個崗位一直沒招到合適的人選,空缺了近半年。這時他才轉崗沒多久,商務工作雖然逐漸上手,但還處于打基礎的階段,一些復雜的工作,對于他來說仍是比較困難的。由于上級離職,他只能硬著頭皮接管這塊的工作任務。心里雖然有點怯慌,但是他很快調整好心態,帶領著一名實習生,共同開展他們的探索之路。正是因為這個機會,他們倆都快速成長起來,李柏村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老手,而手下的實習生對于商務工作也理解得很到位,工作完成度高。

- 3 -
回望在永和工作的三年,李柏村很是感慨,從剛開始的心浮氣躁,到現在的逐漸成熟,在永和實現了蛻變。他在總結自我的同時,也給到初入職場的新手們一些建議:
一是調整好工作心態,不要過于著急,萬丈高樓起于扎實的地基,要心懷謙遜去學習、去工作、去充實自我,當自身價值提升了,升職加薪就水到渠成。
二是善于思考,多去考究事情的邏輯性和合理性,并帶著解決方案多與領導交流,從而驗證自己思路的正確性,這樣能幫助自己快速成長。
三是多留意領導在各個場合的處事方式,從中學習處事邏輯、交談話術、應對方式等內容,不僅能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,在遇到類似場景的時候,也可以作為一種參考依據。
四是積極與同事溝通交流,我們的工作不是單兵作戰、閉門造車,需要與多個部門合作,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,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更多信息,更好地完成工作。
五是要勤于總結,對于犯過的錯誤,必須深入分析,牢記于心,避免再次踩坑。
- 4 -
展望未來,李柏村認為堅持不懈地學習是通往成功的助推器。雖然平時工作繁忙,就算加完班回到宿舍之后,李柏村仍不松懈,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學習。關于今年的學習任務,他希望能考取二級建造師,并順利評上助理工程師。
同時,他很珍惜在永和的工作機會,接下來他會接續發力,把項目建設的全流程、各項工序都掌握好,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,成為項目團隊的中堅力量。
我們期待李柏村的持續成長,愿他能繼續砥礪奮進,以無畏的勇氣闖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。